标准
总体规划中关于城市园林绿化的章节
发布时间:2014-01-06 12:00:00
浏览量:375
总体规划中关于城市园林绿化的章节
总则
4.城市发展的基本目标是: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功能,建设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国际城市,成为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最发达、道德风尚和民主法制建设最好的城市;建立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第三产业发达,产业结构合理,高效益、高素质的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2010年,北京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科技的综合实力,达到并在某些方面超过中等发达国家首都城市水平,人口、产业和城镇体系布局基本得到合理调整,城市设施现代化水平有很大提高,城市环境清洁优美,历史传统风貌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和发扬,为在21世纪中叶把北京建设成为具有第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奠定基础。
一、城市性质
5.北京是伟大社会主义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
北京的建设,要保证党中央、国务院在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领导全国工作和开展国际交往的需要,要为首都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方便的条件。
要充分利用北京深厚的文化基础,进一步发展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
北京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建设要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中国首都的独特风貌。
北京作为首都,要积极为全国的经济建设服务,同时要大力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并对经济发展提出更高的质的要求。
五、城市总布局
27. 北京城市规划区按照市区(即中心城市)、卫星城(含县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四级城镇体系布局。
(1)市区是城市的主体,……是按“分散集团式”布局原则,由市区中心地区和环绕其周围的北苑、酒仙桥、东坝、定福庄、垡头、南苑、丰台、石景山、西苑、清河10个边缘集团所组成,规划城市建设用地610平方公里左右。……到21世纪中叶,随着居住水平的提高和人口逐步向远效疏散,市区人口将逐步减少,城市绿化用地将大量增加,城市环境质量将显著提高。
七、市区的调整和改造
40. 加强对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现代化水平。通过调整土地使用功能,增加公共绿地和停车场地,提高环境质量。
43. 依据乡域规划,调整市区范围内农村地区的土地使用功能。
(1)划定绿色空间地带(包括公园绿地和各种绿化隔离带以及菜地、粮田、果园、水面等)。在公路一环以内,各乡的绿色空间地带不少于乡域总用地的60%;四季青、花乡和公路一环以外各乡不少于乡域总用地的70%。在规划绿地隔离带内,尤其是中心地区与各边缘集团之间,以及边缘集团之间的隔离带内,要以植树绿化为主,适当安排公园、游乐等设施,加快建设步伐。
(3)保证城市规划确定的各项交通、市政设施场站的用地,确保城市对外交通干道的畅通,以及城市干道两侧绿化隔离带和城市水源保护区的实施。
八、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47. 要从整体上考虑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尤其要从城市格局和宏观环境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1)……中轴北延长线要保留宽阔的绿带,……
(2)沿城墙旧址保留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形成象征城墙旧址的绿化环。
(10)保护古树名木,增加绿地,发扬古城以绿树衬托建筑和城市的传统特色。
九、住宅和社区建设
50. ……住宅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要满足日照、通风、绿化、停车、消防等要求,既要节约用地,又要为以后居住条件的提高留出必要的余地。
十、城市交通
55. 市区道路系统由4、10、15、6、3,并辅之以次干路和支路组成。
(4)……道路横断面的布置,除了为合理组织车流与人流创造条件以外,还要为街道绿化、……留下合适的空间。
十五、城市环境和绿化
82.以大环境绿化为中心,大力治山治水,植树造林,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和提高首都环境质量。到2000年,全市宜林荒山基本实现绿化,平原实现高标准农田林网化,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40%,并进一步扩大城镇和乡村绿地面积,建成全市比较完整的绿化系统。2000年以后,重点提高林木质量和绿化美化水平,逐步把首都建成花园式文明城市。
83.加速山区绿化,基本完成“三北防护林”北京段,即北京西部、北部宜林荒山绿化,山区林木覆盖率达到55%,形成首都防御风沙的屏障。
(1)深山、远山建设好松山、百花山、灵山、云蒙山和雾灵山5个自然保护区。
(2)浅山、丘陵地带,基本实现西起房山区张坊、东至平谷县金海湖的前山脸地区绿化工程。规划建设好八达岭──十三陵、十渡、上方山──周口店、潭杯寺──戒台寺、龙门涧、小西山、龙庆峡──康西草原、慕田峪、黑龙潭──京都第一瀑、司马台──古北口、金海湖、潮白河、团河行宫等风景名胜区。结合造林搞好193条山沟的治理和开发。
(3)继续搞好密云、怀柔和官厅水库上游的水源保护林建设。
84.搞好平原绿化,使平原林木覆盖率达到18%,其中村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5%。
(1)基本完成康庄、南口、大沙河、潮白河、永定河五大风沙危害区的绿化和治理。
(2)建立公路一环与二环之间的环市区绿色生态坏,控制城乡建设用地,保证绿色空间用地占总用地的70%以上,其中应有不少于占总用地30%的绿色空间进行植树绿化。
(3)各级公路、河道、铁路两侧按规定建设一定宽度的绿化带,以此为骨架建设高标准的农田林网,林网完好率达到90%。
(4)在搞好四旁绿化的基础上,远郊区所有的卫星城、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都要建设环城林和村镇片林,建设一批公园绿地,逐步提高环境质量。
86.对自然保护区和地质自然保护区,要经过审定,逐个进行综合评价,划定保护范围,确定保护级别,明确保护和建设目标,制定管理法规。对风景名胜区,也要进行评价,界定范围,制定景区建设和景观保护规划,切实加强管理。
87.市区绿化要与“分散集团式”城市布局相结合,加快绿化隔离地区的植树进程,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森林公园、防护林和苗圃、花圃,扩建、新辟公园和街头绿地,搞好四旁绿化,加强居住区绿地和单位专用绿地的建设,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高水平的市区绿化系统。
(1)2000年规划市区公共绿地总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包括绿地内水面,下同),规划人均公共绿地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5%;其中旧城区公共绿地总面积近6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近4平方米。2010年规划市区公共绿地总面积65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1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0%;其中旧城区公共绿地总而积10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公共绿地6平方米。
(2)在市区外缘建设环市区绿化系统:西部进一步完善西山风景区;北部和东部沿清河和温榆河两岸建设滨河绿带,开辟西三旗、北苑、黄港、孙河桥、金盏、楼梓庄、黑庄户等森林公园;南部、西南部建设三海子、大葆台、卢沟桥、鹰山嘴等森林公园。
(3)在市区中心地区的四角保留楔形绿地,形成通风走廊。坚持中心地区与各边缘集团之间已确定的安家楼、太平庄、大郊亭、南磨房、南苑北、菜户营、小瓦窑、六郎庄、清河等9片绿化隔离地区,严格控制这些地区的建设,逐步增加绿化比重,发展成为大面积片林。要尽快建设好环绕市区中心地区宽100米以上的绿 建设市区公路、铁路、河湖水系两侧的绿化隔离带,形成绿化网络。提高城市崐道路绿化环带。
化水平,精心绿化长安街、前三门大街、南北中铀线及其延长线,以及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等主要干道,形成乔、灌、花、草结合的花园式道路。
(4)在市区新建、扩建朝阳、玉渊谭、金钩河、莲花池、洼里、南湖渠等大型公园,整建圆明园遗址公园,结合新区开发建设地区性公园,不断提高现有中小型公园的园林园艺水平。
〔5)扩大天安门广场的绿地面积,重点完善和发展景山、六海绿地系统,以及由南护城河绿带串连的龙谭、天坛、先农坛、陶然亭和大观园绿地系统,由北护城河绿带串连的汇通饲、六铺坑、钟鼓楼、国子监、地坛绿地系统。结合保护文物古迹和各项建设,开辟各种小型绿地,弥补旧城绿地的不均和不足。
(6)扩大市区湖泊水面,补充清洁水源,加强河湖管理,进行绿化美化,提供娱乐、游憩场所。建设好昆明湖──玉渊谭──南护城河──通惠河,以及长河──北护城河──亮马河──水礁湖──二道沟──通惠河这两条贯穿市中心区的风景观赏河道,并进一步研究部分河道通航游览的可能性。其他河道凡有条件的也要综合开发风景资源,绿化美化环境。
(7)各单位的绿化用地,旧城区不低于25%,旧城以外地区不低于30%。新建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不低于2平方米。危旧房改造区绿化用地不低于20%,人均公共绿地不少于1平方米。
(8)在工业区、水源井群周围以及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周围建设防护林带。
(9)完善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和北京植物园,扩建北京动物园,保留东北郊和大黄庄苗圃,发展岳各庄苗圃和黄土岗花圃,满足城市绿化美化需要。
十六、城市防灾
88. ……
(1)疏散旧城区过密人口,留出足够的绿地、广场和疏散通道,并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防灾避灾。
十七、近期建设
94. 到本世纪未的奋斗目标是:
(8)搞好大环境绿化。
基本完成全部宜林荒山和五大风沙危害区的绿化。
在市区要集中力量建设中心地区外围的公园和绿化环带,完成城乡结合部的9片隔离带的植树造林任务。
建设好小月河、南中轴(小红门──南苑段)、建国路、阜石路、京密引水渠的昆明湖至玉渊潭段、永定河引水渠北侧等处的道路和河岸绿化。
十八、实施措施
98. 通过深化改革,以经济手段推动郊区的开发建设和市区的调整改造,开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渠道。
(3)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设绿化隔离带。
要把市区各集团之间的绿化隔离带,分片划归所属区、乡和街道负责管理。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在京单位在绿化隔离带内成片植树造林或建设公园,允许公园、绿地的建设者按规定建设一定比例的经营性项目,发展文化娱乐等设施,形成不同功能、各具特色、效益显著、环境优美的市区绿化系统。
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订若干问题的说明
四、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问题
6、森林覆盖率低,城市公共绿地少
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还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市区公共绿地发展缓慢,城乡建设蚕食绿色空间的势头未能完全制止,铁路、道路、河湖、绿化隔离带和工来区防护林带的建设尚未落实。全市尚未形成完整的绿化系统,直接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五、总体规划的实施问题
1、要下决心实现两个战略转移
实现城市建设重点从市区向远郊区转移;市区建设从外延扩展向调整改造转移。
首先,……
其次,要继续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10年内重点打好4个战役:……四是基本完成宜林荒山和风沙危害区的绿化,以及市区公园绿化带的建设。
2、运用经济手段推动远郊区的开发建设和市区的调整改造
……
鼓励各单位在隔离带内栽种林木,建设公园,根据不同地段的具体情况,允许建设一定比例的经营项目,以补建设和维护资金的不足,加快绿化隔离带的实施。
此外,……还要积极探索吸引外资和产业化经营的途径。
上一篇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