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叶 | |||
![]() |
|||
花 |
名称:凤凰木
学名:Delonix regia
植物描述:豆科凤凰木属高大落叶乔木,无刺,高达20余米,胸径可达1米;树皮粗糙,灰褐色;树冠扁圆形,分枝多而开展;小枝常被短柔毛并有明显的皮孔。浅根性,但根系发达,抗风能力强。抗空气污染。萌发力强,生长迅速。凤凰木叶为二回偶数羽状复叶,长20-60厘米,具托叶;下部的托叶明显地羽状分裂,上部的成刚毛状;叶柄长7-12厘米,光滑至被短柔毛,上面具槽,基部膨大呈垫状;羽片对生,15-20对,长达5-10厘米;小叶25对,密集对生,长圆形,长4-8毫米,宽3-4毫米,两面被绢毛,先端钝,基部偏斜,边全缘;中脉明显;小叶柄短。伞房状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荚果带形,扁平,长30-60厘米,宽3.5-5厘米,稍弯曲,暗红褐色,成熟时黑褐色,顶端有宿存花柱;种子20-40颗,横长圆形,平滑,坚硬,黄色染有褐斑,长约15毫米,宽约7毫米。花期6-7月,果期8-10月。花大而美丽,直径7-10厘米,鲜红至橙红色,具4-10厘米长的花梗;花托盘状或短陀螺状;萼片5,里面红色,边缘绿黄色;花瓣5,匙形,红色,具黄及白色花斑,长5-7厘米,宽3.7-4厘米,开花后向花萼反卷,瓣柄细长,长约2厘米;雄蕊10枚;红色,长短不等,长3-6厘米,向上弯,花丝粗,下半部被绵毛,花药红色,长约5毫米;子房长约1.3厘米,黄色,被柔毛,无柄或具短柄,花柱长3-4厘米,柱头小,截形。
生长习性:凤凰木为热带树种,种植6~8年开始开花,喜高温多湿和阳光充足环境,生长适温20~30℃,不耐寒,冬季温度不低于10℃。以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为宜;怕积水,排水须良好,较耐干旱;耐瘠薄土壤。一般1年生高可达1.5~2米,2年生高可达3~4米,种植6~8年始花。
在中国华南地区,每年2月初冬芽萌发,4~7月为生长高峰,7月下旬因气温过高,生长量下降,8月中下旬以后气温下降,生长加快,10月份后生长减慢,12月~翌年1月份落叶。
产地生境: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世界各热带、暖亚热带地区广泛引种。中国台湾、海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有引种栽培。在美国,凤凰木可以生长在佛罗里达州、德克萨斯州南部的瑞欧格兰山谷(Rio Grande Valley)、亚利桑那州及加利福尼亚州的沙漠地区、夏威夷州、波多黎各、美属维尔京群岛和关岛,亦广泛生长在加勒比海地区。
病虫防治:凤凰害虫发现的是“夜蛾”这类昆虫。该虫以幼虫取食植物叶子为害,常常把寄主叶子吃光,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及观赏。凤凰树虫害以7、8、9月最烈,凤凰木夜蛾对人体没有危害,但部分人会因此出现过敏症状。抓住幼虫群集危害时期,于清晨露水未干前喷粉。可用2.5%敌百虫粉剂或1.5%对硫磷(1605)粉剂、1.5%乐果粉剂喷粉,每亩1.5~2公斤。
园林用途:凤凰树树冠高大,花期花红叶绿,满树如火,富丽堂皇,由于“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故取名凤凰木。是著名的热带观赏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