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百科
翠堤花
发布时间:2020-05-29 03:46:48
浏览量:293
|
|||
名称:翠堤花
学名:Crinum asiaticum
植物描述:为石蒜科文殊兰属植物。翠堤花的名称可能使人误会此品种为一种兰科植物,但实际上此品种为石蒜科多年生粗壮草本植物。花期6-8月,傍晚时发出芳香。花被裂片白色,线形,雄蕊淡红色,花药线形,顶端渐尖,子房纺锤形。果近球形,通常有1颗种子。叶、根药用,有行血散瘀,消肿止痛之效;可治疗跌打损伤,疯热头痛,热毒疮肿等症。多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常生于海滨地区或河边沙地。
生长习性:翠堤花性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肥沃沙质壤环境,不耐寒,耐盐碱土,但在幼苗期忌强直射光照,生长适宜温度15~20℃,冬季鳞茎休眠期,适宜贮藏温度为8℃左右。
产地生境:翠堤花原产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等,中国南方热带和亚热带省区有栽培,但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栽培得尤其多,因为该地区的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几乎每个村寨里都有佛教寺院,文殊兰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即佛经中规定寺院里必须种植的五种树,六种花。)之一,所以广泛种植。野生于河边、村边、低洼地草丛中,或栽植于庭园。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四川、云南等地。
主要价值:叶与鳞茎药用,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效,治跌打损伤、风热头痛、热毒疮肿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