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百科
茶藨子
发布时间:2017-11-17 03:55:17
浏览量:518
|
![]() |
||
叶 | |||
![]() |
|||
花 |
名称:茶藨子
学名:Ribes nigrum L.
植物描述:虎耳草科茶藨子属,落叶直立灌木,高1-2米;小枝暗灰色或灰褐色,幼枝褐色或棕褐色,具疏密不等的短柔毛;芽长卵圆形或椭圆形,具数枚黄褐色或棕色鳞片。叶近圆形,基部心脏形,上面暗绿色,下面被短柔毛和黄色腺体;叶柄具短柔毛,偶而疏生腺体。花两性;总状花序下垂或呈弧形;花序轴和花梗具短柔毛;苞片披针形或卵圆形;花萼浅黄绿色或浅粉红色;萼筒近钟形;萼片舌形;花瓣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果实近圆形,熟时黑色,疏生腺体。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长习性:生长习性喜光、耐寒。适宜在北方寒冷地区培植。
产地生境:产于黑龙江(大兴安岭、齐齐哈尔、哈尔滨、阿城、尚志、海林)、内蒙古(大兴安岭、额尔古纳旗、喜桂图旗)、新疆(哈巴河、阿勒泰、阿尔泰、青河、福海)。生于湿润谷底、沟边或坡地云杉林、落叶松林或针、阔混交林下。欧洲、原苏联、蒙古和朝鲜北部也有分布。
病虫防治: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白粉病发病初期采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至8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剂800倍液至1000倍液进行防治,应连喷2次至3次,每次间隔15天。
经济价值:黑茶藨子果实富含多种维生素、糖类和有机酸等,尤其维生素C含量较高,主要供制作果酱、果酒及饮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