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规章
规章
关于修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等5部规章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

第 62 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修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等5部规章的决定》已经201556日国土资源部第2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 长  姜大明

                                                                     2015511

 

国土资源部关于修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等5部规章的决定

201556日国土资源部第2次部务会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维护法制统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国土资源部对2013年以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等重点改革涉及的规章进行了清理。经清理,国土资源部决定: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等5部规章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

  一、删去《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29号)第七条第一项、第八条第一项、第九条第一项。

  二、删去《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0号)第六条第一项中的“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五百万元以上”,第二项中的“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三百万元以上”,第三项中的“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一百万元以上”。

  删去第七条第一项中的“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二百万元以上”,第二项中的“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一百万元以上”,第三项中的“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五十万元以上”。

  删去第八条第一项中的“1.注册资金人民币一千二百万元以上”,第二项中的“1.注册资金人民币六百万元以上”,第三项中的“1.注册资金人民币三百万元以上”。

  三、删去《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1号)第五条第一项中的“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二百万元以上”,第二项中的“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一百万元以上”,第三项中的“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五十万元以上”。

  四、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第九条第二款修改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结合本行政区域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结果,编制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五、将《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7号)第八条第三款修改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名录由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拟定,由国土资源部公布。”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2005520日国土资源部令第29号公布 根据201556

国土资源部第2次部务会议通过的《国土资源部关于修改〈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等5部规章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市场秩序,保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质量,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实施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和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对建设工程和规划区遭受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工程建设中、建设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估,提出具体预防治理措施的活动。

  第四条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

  第五条 国土资源部负责甲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的审批和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乙级和丙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的审批和管理。

  第六条 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单位,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证书许可范围内承担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业务。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活动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 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

  第七条 甲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岩土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不少于50名,其中从事地质灾害调查或者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工作5年以上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15名、中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30名;

  (二)近2年内独立承担过不少于15项二级以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有优良的工作业绩;

  (三)具有配套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测量定位、监测、测试、物探、计算机成图等技术装备。

  第八条 乙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岩土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不少于30名,其中从事地质灾害调查或者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工作5年以上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8人、中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15人;

  (二)近2年内独立承担过10项以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有良好的工作业绩;

  (三)具有配套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测量定位、测试、物探、计算机成图等技术装备。

  第九条 丙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岩土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不少于10名,其中从事地质灾害调查或者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工作5年以上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2名、中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5名;

  (二)具有配套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测量定位、计算机成图等技术装备。

  第十条 除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和第九条规定的条件外,申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的单位,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监控体系;

  (三)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或者环境地质高级技术职称,技术人员中外聘人员不超过技术人员总数的10%

  第十一条 取得甲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的单位,可以承担一、二、三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

  取得乙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的单位,可以承担二、三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

  取得丙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的单位,可以承担三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

  第十二条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三个级别。

  (一)从事下列活动之一的,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项目级别属于一级:

  1.进行重要建设项目建设;

  2.在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区进行较重要建设项目建设;

  3.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

  (二)从事下列活动之一的,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项目级别属于二级:

  1.在地质环境条件中等复杂地区进行较重要建设项目建设;

  2.在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区进行一般建设项目建设。

  除上述属于一、二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外,其他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项目级别属于三级。

  建设项目重要性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的分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申请和审批

  第十三条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的审批机关为国土资源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申请的具体受理时间由审批机关确定并公告。

  第十四条 申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的单位,应当在审批机关公告确定的受理时限内向审批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资质申报表。

  (二)单位法人资格证明文件、设立单位的批准文件。

  (三)在当地工商部门注册或者有关部门登记的证明文件。

  (四)法定代表人和技术负责人简历以及任命、聘用文件。

  (五)资质申报表中所列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证书、毕业证书、身份证。

  (六)承担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主要业绩以及有关证明文件;高级职称技术人员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业绩以及有关证明文件。

  (七)管理水平与质量监控体系说明及其证明文件。

  (八)技术设备清单。

  上述材料应当一式三份,并附电子文档一份。

  资质申报表可以从国土资源部的门户网站上下载。

  第十五条 申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的单位,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资质单位在申请时弄虚作假的,资质证书自始无效。

  第十六条 申请甲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的,向国土资源部申请;申请乙级和丙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的,向单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

  第十七条 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资质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完成资质审批工作。逾期不能完成的,经审批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

  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乙级和丙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的审批结果,应当在批准后60日内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第十八条 审批机关在受理资质申请材料后,应当组织专家进行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36号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综合楼604、605、606、612、616室
协会联系电话:028-85588921(办公室)、028-85072030(秘书处)
协会联系邮箱:scfjyl@qq.com
主办: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 备案编号:蜀ICP备06007965号-1
技术支持:广州墨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